正在阅读:中国味|组巡演、拍视频 比利时音乐人冀让更多欧洲人“爱上中国”【中欧建交50年EP3】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侨届资讯 / 正文

微信图片_20251030100848_180_116.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中国味|组巡演、拍视频 比利时音乐人冀让更多欧洲人“爱上中国”【中欧建交50年EP3】

转载 julia2025/11/12 00:04:35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点新闻 作者: 15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图片11.jpg

【转载点新闻报道】2008年,比利时人高悦(Tobias)第一次来到中国上海,此后十数年里,他大抵有一半时间生活在上海,从事音乐编创、现场演出、制作短视频,甚至尝试推广上海本土文化,俨然已成为“中国通”。

事实上,在来到中国之前,高悦对中国的了解十分有限。 “我只知道有个叫中国的国家,住着很多人,吃过一些中餐。但对‘中国到底是怎样的’没有概念。”

图片12.jpg

比利时人高悦2008年跟随老师来到中国参与乐队演出。 (受访者提供)

中国带给高悦的惊喜,从他下飞机的那一刻就开始了。高悦回忆,自己刚一下飞机,立刻就觉得“哇,这里真不一样,但同时又感觉很熟悉。”

高悦举例说,中国人有一种“互助、互相支持”的文化,中文称之为“团结”,这与比利时和欧洲所强调的“独立”有很大差别。高悦坦言,自己很喜欢这种“很多人一起做事”的感觉,也被中国人追求目标的劲头、“想要完成某件事就一定会做到”的心态吸引。

此外,正所谓“民以食为天”,中国丰富多样的饮食也成为吸引高悦的关键。在中国,大家见面会说“嘿,你吃了吗”,他笑言,“一开始会觉得有点奇怪,但在中国待久了,我明白在这里很多事情都围绕食物展开。”

图片13.jpg

高悦深深体会到“民以食为天” (受访者提供)

眼见为实 以音乐为媒促欧洲了解中国

高悦来到中国后的亲身感受,让他意识到“眼见为实”的重要性。高悦说,自己遇到过很多没有到过中国的人,只是通过社交媒体看到的信息,对中国产生刻板印象。但当这些人来到中国,亲眼看到中国什么样,他们就会说“哇,原来有些事情不是真的,这里其实更正面。”

为此,高悦从自己从事的专业出发,开始组织比利时或者欧洲的艺术家到中国巡演,希望他们可以通过演出去到不同的地方,深入了解中国。同时,他也尝试带中国的音乐家朋友到欧洲举办音乐会,希望能够在中国和欧洲之间建造更多交流沟通的桥梁。

在这个过程中,让高悦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发生在今年5月,他和一位比利时爵士风琴手到中国巡演,对方演出后对中国的印象是:“中国观众,他们好投入,而且好年轻。”这与在欧洲的情况完全不同——在欧洲,爵士乐受众更多平均年龄偏高。这位乐手不禁赞叹“这太棒了,在这方面比利时要向中国学习。”

图片14.jpg

上海是高悦的另一个家。 (点新闻记者摄)

促中欧交流 “每个人都可以做些什么”

除了音乐演出,高悦如今另一个重要身份就是短视频博主。无论去到哪里,他都会拍摄一些影片,然后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全世界,高悦希望那些没有机会或者无法亲眼看到真相的人,可以透过他的眼睛了解中国,或者在看了他的影片之后,“他们会有冲动自己去中国看看,那就很好。”

中欧建交走到50周年,国家和地区间的交流合作看似是无比宏大的议题,不过在高悦看来,其实每一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做点什么,无论是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与不同国家、背景的人交流,还是每一次尝试促成音乐家之间的交流、分享每一段影片,最大的改变可能就来自于这些每一件小事的积累。

谈及自己的愿望,高悦坦言,此前中国过境免签政策不断优化放宽,让欧洲人前往中国变得更加便利,也有助于欧洲人去了解中国,“未来如果中国人也能免签来欧洲,会让很多事情变得更加容易,这也是我的愿望。”高悦说。

图片15.jpg

高悦为中欧交流合作献出他的力量。 (受访者提供)


(有片)中国味|组巡演、拍视频 比利时音乐人冀让更多欧洲人「爱上中国」【中欧建交50EP3

【点新闻网】

https://www.dotdotnews.com/a/202511/11/AP6912a295e4b0cc1a9de4a129.html




已有0人点赞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