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7月1日,智利主流媒体《三点钟报》深度爆料了当地多家中国商城被查封的真实原因——无知与被欺骗。
这一真相的披露,近期引发舆论热议的"中国商场"查封事件画上关键注脚。文中提到,最近中国商城被查封事件,在当地舆论场引发多重猜测,甚至滋生种族歧视言论,令当地华人社区深感沮丧。
事实上,许多智利民众并不了解中智两国长达170余年的深厚历史渊源,更鲜有人知晓中国公民在太平洋战争中作出的重要贡献。如今,超5万中国同胞在智利安居乐业,他们创办的企业直接或间接为至少20万人提供了就业岗位。每逢地震等自然灾害,华人社区总会第一时间响应,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向受灾民众捐款捐物,用实际行动回馈智利社会的包容与接纳。
华人贸易商凭借中国家族企业模式,打通"工厂直连消费者"的通路,大幅缩减国际销售中间环节,让商品价格更贴近民生需求。尤其在新冠疫情期间,即便面临货运成本暴涨等压力,华商仍坚持稳定物价,在抑制智利通货膨胀、缓解低收入家庭经济负担方面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然而,这些低调务实的商业活动背后,却隐藏着不为人知的经营困境。
以圣地亚哥Lo Banechea区为例,一位中国商城老板曾委托智利"专业人士"办理房产结构变更后的营业执照手续,并陆续预付500万比索。但对方始终以"下周,下周,下周...."推诿拖延,最终导致该商城因手续不全,在九个月前被查封。在Ñuñoa区,两家中国商城的华人老板聘请专业建筑师处理相关事务,不料对方收取"预付款"后竟失联消失;Buin区的一家中国商城,同样因遭遇"职业骗子"设计师,在两年的漫长等待中错失执照延期,最终难逃查封命运。
除了遭遇专业人士欺诈,华人商户还需直面高昂租金、恶意劳工纠纷及盗窃频发等多重挑战。部分智利房东凭借优越店面位置肆意抬高租金;一些员工以口头协议提供劳工,数月后却以各种理由起诉雇主索取高额赔偿;与此同时,店铺盗窃案件持续高发,商户的财产安全与经营稳定性均受到严重威胁。
即便身处重重困境,智利华人社区依然保持着乐观坚韧的精神。他们秉持努力工作、团结协作的信念,始终相信智利稳定的民主制度、严谨的法律体系、稳健的经济环境与发展机遇,能够让170多年来华人华侨在这片土地上的辛勤耕耘成果得以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