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南美侨报网编译王晗3月21日报道】受经济危机、营商环境不友好、政治不确定性的影响,一些外国奢侈品牌陆续“逃离”巴西。据估计,近3年来在巴西运营的奢侈品牌数量减少了25%,巅峰时期曾经超过百家。
巴西《圣保罗州报》3月20日报道,最近,外国资本从巴西市场的不断流出发出了警告信号,就像上个月福特汽车(Ford)宣布关闭在巴西的重型卡车工厂一样,奢侈品牌也陆续关闭在巴西的业务。
最近一个参加这场“告别运动”的奢侈品牌是范思哲(Versace),该品牌一直运营至去年圣诞节。在圣诞节之后,范思哲关闭了其在巴西最后一家位于圣保罗(São Paulo)Shopping Iguatemi购物中心的店铺,再也没有开业过。范思哲离开巴西是具有象征意义的,不仅是因为该品牌“悄无声息”地离开,而是因为其在巴西运营的时间罕见很长,已经有大约20年。
此外,高级时装品牌浪凡(Lanvin)、箱包品牌凯特•丝蓓(Kate Spade)和手表品牌江诗丹顿(Vacheron Constantin)等也都相继离开巴西,这和2014年巴西开始的经济危机以及近期经济增长疲软有关,却不仅仅因为如此。部分离开巴西的奢侈品牌是由外国集团独自运营,没有选择和当地伙伴合作这种近期开始流行起来的运营模式,但并不是所有品牌都能为“单飞”做好准备。
“在巴西,除了一小部分阿根廷消费者,以及近期出现的一些安哥拉消费者,大部分奢侈品牌的客户都是巴西人。我们不像墨西哥,因为在那里很多奢侈品卖给了美国人,也不像一些欧洲国家,向全世界出售奢侈品,尤其是中国人。”法国巴黎大学及昂热大学奢侈品研究中心(Núcleo de Luxo da Université de Paris e da Université d'Angers)在巴西的执行协调员克劳迪奥•迪尼兹(Claudio Diniz)说。
他还补充:“在巴西的税收负担很重,这也是奢侈品行业在巴西面临的主要困难之一。除此之外,巴西的市场有其独特的特点,让奢侈品牌很不适应,比如消费者经常使用分期付款、各地区之间差异很大等。在圣保罗卖奢饰品,就跟在里约热内卢(Rio de Janeiro)、巴西利亚(Brasília)或者库里提巴(Curitiba)完全不一样。”
瑞士奢饰品集团历峰(Richemont)决定,今年会结束手表品牌万国(IWC)、积家(Jaeger-LeCoultre)、沛纳海(Panerai)和梵克雅宝(Van Cleef)在巴西的运营。巴西奢侈品市场的倒退和全球大背景相反,据贝恩咨询公司(Bain & Company)的数据,2018年全球奢饰品行业增长了5%,收入达1.2万亿欧元。
贝恩公司表示,在美洲地区,加拿大和墨西哥表现强劲,“而政治不确定性阻碍了巴西市场的发展”。欧睿咨询公司(Euromonitor)则表示,2015年巴西的奢侈品市场规模就已经被墨西哥超越,并且再也没有恢复过来。2016和2017年,巴西的奢侈品行业分别萎缩了14.6%和8.5%。
(编辑:楠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