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巴西的“弯道超车”,让我很是震惊,它迅速的超过了德国、意大利、西班牙、英国和俄罗斯,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在目前仅次于美国。在全球疫情大面积爆发之后,我认为最有可能全面爆发的是印度,但是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巴西却赶了上来。
很多人最近都在说,巴西都超过了俄罗斯了,那巴西还有救吗?
至于有没有救,这不用质疑,肯定还是有救的,因为这次疫情是全球性的,每个国家都在为抗疫做着努力,所以战胜疫情只是时间的事情。那巴西为什么会成为现在这个样子呢?
巴西有个“特朗普”
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被人戏称为巴西“特朗普”,因为他也像特朗普那样不靠谱,在疫情爆发之初,他并不阻止积极的防控,而是选择相信特朗普的话,“这只是一场流感”的话,导致错过了最佳的管控时期。
就算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你不封城、不管控、不隔离就算了,还耽误巴西的州长和市长进行封城和实行隔离,并参与游行,鼓励人们放松隔离、鼓励人们走出家门、鼓励人们回到工作岗位,并面对因疫情死亡的人数不断上升,依然毫不上心,并向民众表示:的确有一些人会死亡,很遗憾,这就是人生。仿佛告诉巴西民众,因为疫情死的人都是命不好啊!
在博尔索纳罗眼中,群体免疫才是巴西最好的防控方法,并告诉民众巴西会有70%的人会被感染,所以在人数不达到70%之前,巴西是不会有多大的管控的。群体免疫对于瑞典来说,还算可以接受,但是现在也面临失败,而巴西2亿多人,瑞典仅仅有1千多万,所以群体免疫并不适合巴西。
政府联邦与各州之间的意见不一致
巴西最开始的时候,巴西总统代表的联邦政府则是反对封城和隔离措施,而各州则是呼吁民众做好防护措施,采取社会隔离措施,并告诉民众不要听总统的“瞎指挥”,同时向民众宣传防护措施。
随着各个州实行封城和社会隔离的措施,团结一致共同抗疫的同时,巴西总统却急了,他亲自参加巴西群众组织的游行,并与地方各州形成对立,反对进行封城和社会隔离的措施,并呼吁人们走出家门、放松隔离、回到工作岗位,此事甚至闹上了最高法院。
双方之间的较劲一直从3月初持续到5月下旬,意识到事态严重的巴西总统才逐步与各州形成意见统一,因为毕竟得不到各州的支持,巴西总统也会很难开展工作的。
巴西联邦政府与各州之间的矛盾近期才得到了缓解。
巴西总统与联邦政府的不作为,错过了最佳管控时期
认为只是一个“小流感”的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在巴西疫情初期将“没有必要恐慌”的话经常放在嘴边,这给巴西民众一种不用防护的信号,使得民众没有提起警惕。
还有在各州注重管控的时期,巴西总统却给地方工作添乱,与地方形成对立,使得巴西防疫工作很难形成一致。
巴西卫生部因为防疫理念与总统的不同,使得巴西卫生部长已经换了三个人,本想着好好做防控的巴西卫生部,被总统的群体免疫的理念给耽误了。
在巴西总统和联邦政府的引导下,巴西疫情成功的被他们耽误了。
巴西的医疗系统不均衡
巴西的医疗体系并不完善,并且有着地区差异,在贫穷的巴西北部地区,医疗系统已经崩溃,而更多的穷人和贫民窟难民没有办法得到治疗,甚至在亚马逊州只有一家医院有重症加护病房(ICU)。
相对医疗体系比较好的圣保罗和里约热内卢城市的医院,也已经人满为患。
最为可怕的是,巴西有着众多的原住民部落,其中38个原住民部落已经被确诊感染,更多的人面临着随时被感染的处境。
因为医疗体系的不完善,使得巴西检测能力较弱,有着众多的疑似病例至今还无法接受病毒检测。
可以看出,巴西现有的医疗资源已经不能控制疫情的爆发。
群体免疫的背后是经济的疲劳
巴西曾经的“经济奇迹”让巴西成为看世界瞩目的国家,但是在八十年代开始的十余年里,巴西经济就陷入了一个恶性循环之中,使得经济停滞不前,直到21世纪初,巴西彻底摆脱这一窘境。
可是好景不长,从2014年开始,巴西再次出现经济衰退现象,为此甚至希望借助奥运会的东风,再次杨帆,可事实确是再次受到了打击,奥运会也没有阻止巴西经济的衰退。
经济疲劳的巴西,急需振兴经济,而“振兴经济”这一口号也是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能够竞选成功的关键之处,巴西总统之所以不希望封城和社交隔离,完全是因为巴西疲劳经济已经经不起冲击了。
种种因素的结合之下,使得巴西在这场疫情的爆发之下变得弱不禁风,至于巴西该何去何从,值得人们关注,如果巴西各部门继续意见不一、我行我素,巴西也就真的会成为下一个美国,只能等到其他国家的救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