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英国《金融时报》日前报道称,阿根廷政府6月1日宣布,将与国际债权人关于650亿美元债务重组谈判的期限从6月2日延至6月12日。这是阿政府第三次延长债务重组谈判的最后期限。如果最终谈崩,这将是阿根廷独立以来在国际金融市场的第九次主权债务违约。
按照际金融研究协会(IIF)的分析报告,金融危机以来全球债务规模加速膨胀,至去年年底达到了255万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约占全球GDP的322%。债务构成中,政府主权债为70万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国家超过20万亿美元,而在这20余万美元的负债中,有近一半是新兴市场的对外负债,规模上等同于域内GDP的30%,而且约有7300亿美元的债务今年到期。
的确,金融危机以后,在国际社会的支持下,加上本国政府在财政改革与经济发展上的努力,阿根廷、希腊等新兴市场国家一度从债务危机中挣脱出来并重新获得了在国际金融市场融资的资格,新兴市场总体走上债务循环的良性轨道,按道理通过借新债还旧债方式,或者通过国内财政盈余清偿到期债务不会出现太大问题。然而,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彻底打乱了新兴市场经济发展与财政增长的阵脚,也使得其刚刚有所恢复的偿债能力遭遇无情撕裂与侵蚀。
由于疫情打断了全球产业链与供应链,以出口导向为主的所有新兴市场国家对外贸易遭受重创,原本只剩1.5亿美元的经常项目盈余被完全吞没,智利、南非、印尼、土耳其、巴西和印度等国还发生超过2%的经常项目赤字。更为严重的是,新冠疫情倾轧之下,石油期货价格跌入冰点,其他大宗商品价格纷纷深度跳水,使得依赖资源出口的俄罗斯、南非以及南美新兴市场国家的外部需求受到空前抑制。按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最新预测,2020年新兴市场经济增速将为-1%,其中印度经济萎缩5.2%,俄罗斯经济下滑7.1%,巴西经济下降5.2%,南非经济负增长10个百分点,其他如阿根廷、土耳其等国经济萎缩幅度均超过了5%。经济的重挫带来的是财政收入的锐减甚至是负增长,并直接弱化甚至瓦解新兴市场国家的偿债能力。
更无奈的是,为了缓解新冠疫情对经济增长的冲击,新兴市场国家集体启动了扩张性财政政策,如印度准备在年内推出20万亿卢比的财政刺激计划,俄罗斯新增年度财政预算4.5万亿卢布,南非正在考虑出台1万亿兰特的经济刺激方案等,而这些财政增量资金的绝大部分都来源于国债发行而非国库盈余,由此引致新兴市场赤字与债务占比急速上扬。资料显示,至今年年底,巴西的公共债务占GDP比值将达到77.2%,印度公共债务占GDP比将突破77%,南非公共债务占比将升至90%,阿根廷、土耳其、委内瑞拉等国公共债务占比均将突破100%。新增债务资金只能投入紧急救场之用,绝对不可用来填补旧债窟窿,财政无力支付之下对到期债务只能选择违约囧途。据IMF的分析报告,除了阿根廷外,今年以来已有黎巴嫩和厄瓜多尔宣布违约或者推迟偿还时限,而且受疫情冲击,新兴市场的潜在违约名单还会增加。在IMF看来,新兴市场正处于自1982年以来最严重债务危机的风口浪尖,主权债务到了“一触即发”的危险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