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转载点新闻报道】一直以来,功夫电影都是外国人认识、了解中国功夫的重要窗口。居住在英国的匈牙利人Gabor Spenger(以下简称Gabor),便是中国功夫片的忠实拥趸。“七八岁时,每当我看完一部功夫电影,就马上在卧室里做俯卧撑,模仿电影里的功夫的动作。”
转眼间,匈牙利人Gabor已经有了十年的咏春教学经验。Gabor认为,咏春是一项非常个人的武术,“不论你从事何种职业,是园艺师还是画家或艺术家,你都能在咏春的学习中发现它的用处。”什么是你生活中最想要改变的?每个人对于这个问题都有自己的想法,而这些你都能在咏春中找到答案。
从业多年,Gabor对咏春的理解,也在不断变化着。咏春来自中国,在教学过程中,Gabor意识到,学习汉语对理解咏春中的动作术语很有帮助。例如“二字钳羊马”的马步,这几个汉字其实完美地诠释了这个动作的做法。“中文的‘二’一长一短,在做这一动作时,就可以想象你把脚趾放在短线上,脚后跟放在长在线。”“钳羊马”又可以先想象人在骑山羊时,显然你需要用双腿的两膝夹住它。通过对汉字的解读,不但更容易理解动作的要领,也能够帮助学员了解中国人巧妙的思维方式。
为了更好地传承咏春的文化内涵,Gabor还学习了粤语,并沿袭传统,尝试以粤语教学。Gabor回忆,曾有一位香港家长送小朋友来学习咏春,在第一节课结束后,小朋友的爸爸过来向我鞠躬、与我握手,“他说‘看到一个白人正在用粤语单词,传授我(中国)的传统武术,这让我难以置信。’那是我最自豪的时刻之一。”Gabor说。
“功夫这个词本身就意味着要努力用功。”Gabor认为,咏春的学习不可能一蹴而就,但无论技术上、精神上还是心理上,只要你有提升,哪怕是课后只有1%的进展,就已经做得很好了。对Gabor来说,十年来每天支持他教授学生的原动力,就是见证他们的点滴变化,取得这样那样的成绩,甚至投身这一领域成为教师,再去培养其他年轻人。
谈到大师叶问,Gabor非常敬佩。他的咏春教室就悬挂有叶问的画像,每次授课前都会带领学生向叶问行抱拳礼。他表示,咏春虽然创立于350年前,但那时受制于时代,往往传子不传女、传亲不传外,很少有人能学到这门武术。直到叶问的出现,他不但培养出了功夫巨星李小龙,更将咏春发扬光大,传播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