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据巴西媒体报道,在巴西南部城市Ponta Porã,一名华人男子病逝后,因法律程序障碍,遗体在法医所滞留长达21天才得以下葬。
据悉,这名男子在当地一家餐馆担任厨师,3月25日因病在Hospital Regional de Ponta Porã去世。他生前留下数名未成年子女,但因从未在法律上完成正式的父子关系认定,导致家属无法取得合法授权,无法办理遗体领回及安葬手续。
按照当地法规,若无直系亲属正式认证,遗体不得由他人处理。由于死者子女均为未成年人,且无人持有父亲姓名登记的出生证书,致使遗体被迫存放在法医研究所(IML)超过三周。
代理处理此案的Ponta Porã第2民事公共辩护处代办律师 Bianca Pagliarini 介绍,情况尤为棘手,因为即便其中一名子女将在今年5月成年,若无正式的父子法律认定,依然无法完成相关手续。
为打破僵局,公共辩护处联合未成年人与青少年权益中心(Nudeca)及IML,组织对死者及其子女进行DNA采样,以备未来启动司法认亲程序。同时,辩护处向法院紧急申请释放遗体及登记死亡证明。
最终,法院审理后同意了申请,允许家属在完成后续亲属确认程序的前提下,尽快进行遗体火化和安葬。男子遗体在滞留21天后终于得以入土为安。
专家指出,体面安葬权作为尊重人类尊严的体现,受到巴西联邦宪法的明确保护。各地市政府负有保障辖区内公民体面处置遗体的法定责任,如有延误或忽视,可能构成对基本人权的侵犯,并引发民事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