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在就业市场持续改善和政府社会扶贫项目持续实施的双重作用下,2024年巴西收入不平等程度降至历史最低水平。实际家庭人均月收入攀升至创纪录的2020雷亚尔(约合人民币2730元),较2023年增长4.7%。
此次的统计调查显示,占巴西人口半数的最贫困群体实际家庭人均收入达到713雷亚尔/月(约合人民币965元/月),同比增长幅度为8.52%,创下自2012年该统计启动以来的最高纪录。尽管如此,这意味着约1.085亿巴西人日均生活费仅为23.77雷亚尔(约合32元人民币)。
若观察最贫困的5%人口(约1090万人),其家庭人均月收入为154雷亚尔(约合208元人民币),折合日均5.13雷亚尔(约合7元)。虽然数值仍低,但较2023年同比大幅增长17.6%。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占人口1%的巴西最富裕群体(约220万人)人均月收入达21767雷亚尔(约合29450元),同比微增0.9%。
巴西国家地理统计所研究员古斯塔沃·丰特斯指出:“2023至2024年的数据变化表明,收入增长主要集中在收入分配底层。”这种趋势导致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从2023年的0.518降至2024年的0.506(该系数越接近1表示不平等程度越高),创下历史新低。除巴西南部地区外,全国所有区域的基尼系数均有所下降。
从区域差异来看:
- 东北地区人均收入最低(1319雷亚尔)
- 南部地区最高(2499雷亚尔)
- 巴西利亚联邦行政区居全国首位(3276雷亚尔)
- 圣保罗州(2588雷亚尔)和圣卡塔琳娜州(2544雷亚尔)分列二三位
- 马拉尼昂州(1078雷亚尔)垫底
2024年全国家庭人均月收入总额达创纪录的4383亿雷亚尔(约合5930亿元人民币),较2023年增长5.4%。其中东南地区集中了全国49.6%的收入份额(2174亿雷亚尔)。
尽管巴西最富裕的10%人口仍占据全国39.8%的收入份额(超过最贫困70%人口33.3%的合计占比),但较2023年已有所下降。最贫困10%群体的收入占比仅为1.2%。
丰特斯总结道:“劳动力市场改善和针对最贫困人口的社会保障计划共同推动了这一积极变化,其中巴西东北地区尤其受益于这两大因素的叠加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