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巴西华人网讯)近日,2025“海外华文媒体甘南行”活动走进甘肃省夏河县,走访中国牦牛乳行业领军企业——华羚乳品集团。来自法国、巴西、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博茨瓦纳等17个国家的华文媒体代表深入调研企业发展情况,重点关注其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典型实践。
扎根甘南高原 华羚乳业以"牦牛乳+"模式破局民族产业高质量发展
*在海拔3000多米的甘南草原深处,一家民族乳企正以科技之力重新定义高原特色产业——华羚乳品集团扎根甘南31年,通过构建"牧场+科研+加工+文旅"全产业链模式,不仅让牦牛乳这一千年牧区资源焕发现代生机,更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高原建厂:破解"原料在外"困局的甘南实践
与多数乳企选择在交通枢纽建厂不同,华羚坚持"把工厂建在牧场旁"。在甘南合作市建立的智能化生产基地,实现了牦牛乳"当日挤奶、当日加工",最大限度保留活性营养成分。这种"前厂后牧"的布局,虽增加了物流成本,却从根本上解决了高原特色农产品"优质难优价"的痛点。
"我们甘南的牦牛喝的是冰山融水,吃的是冬虫夏草,这样的奶源值得最好的加工工艺。"甘肃华羚乳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总工 宋礼介绍,企业在此建立起国内首个牦牛乳全自动生产线,通过低温喷粉等技术,使牦牛乳免疫球蛋白保留率达到90%以上。

牧民共富:一个产业带活一方经济
在甘南合作,牧民才让扎西的账本记录着变化:"以前卖鲜奶每公斤7元,现在华羚按品质分级收购,优质奶能达到12元。"通过"企业+合作社+牧户"模式,华羚在甘南建立27个标准化奶站,带动3.2万牧民户均年增收1.2万元。
更深远的影响在于产业生态的重构。企业投资建设的牦牛乳文化产业园,将传统牧业升级为"牧旅融合"新业态,年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

打造高原特色产业共同体
面对冷链物流成本高、专业人才引进难等挑战,华羚正实施"双总部"战略:在兰州设立研发营销中心,在甘南保留生产基地。同时联合西北民族大学开设"牦牛乳工程"定向班,培养本土技术人才。
据悉,该企业正在申报"青藏高原牦牛乳"地理标志,计划联合青海、西藏等地企业组建产业联盟,让更多牧民分享品牌红利。宋礼介绍,未来,华羚将继续以“让民族特色成为世界营养”为使命,为健康中国贡献高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