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在智利奇廉市,一名男子的犯罪记录已累计达98次,却始终未能被司法系统有效约束——即便每次作案后被警方抓获,最终仍会以各类理由释放,继而再次实施盗窃等犯罪行为,形成“抓捕-释放-再犯罪”的恶性循环,让当地民众陷入深深的不安。
最新一起案件中,该惯犯在一家披萨店行窃时被当场抓获,警方以“非居住地抢劫”罪发起指控,证据确凿。然而,法院却以“需对嫌犯进行精神评估”为由,暂停案件审理并将其释放。这一结果让受害店主莱奥波尔多·科尔内霍彻底失望,他透露,这名惯犯早已是店铺的“老熟人”,此前已多次骚扰经营,为防盗窃,店铺不得不额外投入资金加强安保。
“每次都有证据,每次他都能走。”科尔内霍的话道出了当地商户和居民的共同无奈。对他们而言,司法系统的“宽容”并非出于人道,而是对犯罪的纵容:一方面,被盗带来的经济损失难以挽回;另一方面,明知嫌犯可能随时再次出现,长期的心理恐惧让大家时刻提心吊胆。
如今,98次涉案的记录仍在“待机”,民众对司法系统维护安全的能力愈发质疑,“我们到底靠谁保护自己?”成为许多人心中的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