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据巴西媒体报道,巴西国家交通委员会(Contran)于2023年6月批准的一项全新交通法规,将于2026年1月起正式进入执法阶段。该法规对近年来迅速普及的电动自行车(bicicleta elétrica)、轻便摩托(ciclomotor)、电动滑板车、电动轮椅、平衡车等自驱动车辆(autopropelido) 进行了全面规范,明确定义了其类别、强制安全装备、注册登记要求及驾驶资格。
此次调整被视为巴西道路交通体系近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规则重塑”,其影响范围将覆盖全国数百万使用轻型电动交通工具的消费者与日常骑行者。
根据Contran新规,变化最为显著的是轻便摩托(ciclomotor)类别。自2026年起,驾驶轻便摩托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强制佩戴头盔;
此外,各州政府有权根据地方情况制定补充规定。例如,里约热内卢州(Rio de Janeiro)已初步表示,未来可能对该类车辆征收车辆财产税(IPVA)。
新规的核心内容之一,是将车辆依据结构与动力方式明确划分为四大类别,彻底解决长期以来各类新型交通工具定义模糊、监管困难的问题。
一、 传统自行车(bicicleta)
标准最为明确:
涵盖目前在城市中常见的电动滑板车、电动轮椅等个人移动设备,具体要求包括:
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禁止安装纯电控油门(acelerador);
作为新规的重点管控对象,其定义为:
Contran在法规中明确,下列车辆可获豁免,不受新规条款约束:
新规将轻便摩托(ciclomotor)完全纳入交通执法体系。一旦违规,将面临与机动车同等严厉的处罚,主要罚则包括:
在禁行道路行驶
违规在人行道、自行车道行驶(无特别授权时)
车辆无牌照(emplacamento)
车辆未注册或未通过年检
骑行或载人时不佩戴头盔
轻便摩托驶入快速路、国家公路(无专用车道除外)
巴西交通专家分析指出,此项新规旨在解决各大城市中因“电动车辆激增且缺乏管理”而导致的乱象,通过明确责任与规范行为,最终提升所有道路使用者,尤其是行人与骑行者的安全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