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无人机投放不育蚊子可遏制病毒传播,有望于明年在巴西推广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巴西头条 / 正文

+网站+顶部+红__2025-07-03+13_02_49.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无人机投放不育蚊子可遏制病毒传播,有望于明年在巴西推广

转载 1012018/04/25 09:13:43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微信公众号-巴中传媒 作者:巴西华人网 136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国际原子能机构与合作伙伴利用无人机投放不育蚊子的测试取得成功。该技术有望于明年在巴西推广,控制传播寨卡病毒和其他疾病的蚊虫数量。


昆虫不育技术利用电离射线破坏雄蚊的生殖系统,使其不育,再将这些不育的雄蚊大量释放,与雌蚊进行交配,由于交配后雌蚊产下的虫卵不会孵化,不会产生新的蚊子,经过一段时间,便能实现缩小蚊虫种群的目的。


参与该项目的医学昆虫学家博伊尔表示,迄今为止,蚊虫的释放机制一直是运用昆虫不育技术控制疾病传播的一个瓶颈。作为主要疾病传播媒介的伊蚊,一生的活动范围不会超过100米,给大范围投放带来了不小的挑战。此外,伊蚊的生理构造也很脆弱,对其他昆虫经常使用的高海拔飞机投放,可能会损伤它们的翅膀和腿,因而目前主要都是依靠费时费工的人工地面投放。而无人机的使用是一大突破,为实现经济高效的大规模投放,以及在人口密集地区投放铺平了道路。


博伊尔介绍说,无人机的重量不到10公斤,每次可以搭载5万只不育蚊子,能在5分钟内完成20公顷范围内的投放工作。每次飞行的费用为一万欧元,将释放蚊子的成本降低了一半。


此次成功试飞增强了人们对于无人机投放的信心,巴西计划从2019年开始,在盛夏以及蚊虫最多的季节,在部分城市和农村地区使用这一技术。


目前,原子能机构正与合作伙伴一起努力,进一步降低无人机自重,并将其可搭载的蚊虫数量提升到15万只。


(来源:科技日报)




每天推送专业的商报新媒体微信版给客户,这里有巴西本土文化同城活动商业资讯等诸多优质内容。作为正规的华人媒体公司,我们有记者团队、有文化专家,拒绝无聊、拒绝负能量,一起打造健康积极的华人社区。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图片_20250508145142.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