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中国男子在巴西非法捕捉濒危鸟类 被罚1万雷亚尔 或面临环境犯罪指控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侨届资讯 / 正文

+网站+顶部+红__2025-07-16+17_53_44.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中国男子在巴西非法捕捉濒危鸟类 被罚1万雷亚尔 或面临环境犯罪指控

转载 julia2025/07/25 17:22:21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238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据巴西媒体报道,一名中国游客因在巴西著名生态保护区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Fernando de Noronha)非法捕捉濒危鸟类,被巴西环境保护机构罚款1万雷亚尔。涉事游客身份暂未公开。

据巴西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机构奇科·门德斯研究所(Instituto Chico Mendes da Biodiversidade,ICMBio)通报,事件发生在本月20日(星期日),地点为当地的Cachorro海滩(Praia do Cachorro)。目击者当场报警,巴西军警(Polícia Militar)随后锁定该游客,ICMBio也接手后续处理。

涉案动物为黄喙长尾热带鸟(学名 Phaethon lepturus,葡语名为rabo-de-junco-de-bico-amarelo),是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国家海洋公园(Parque Nacional Marinho)的象征性物种。根据巴西环境法规,捕捉该类濒危动物属于严重环境违法行为。

ICMBio诺罗尼亚协调员Edineia Correia表示,该游客与家人同行,仅能使用中文交流。经与其儿子沟通,得知游客“非常喜爱动物,想向家人展示这只鸟”。

执法人员推测,该鸟可能是被直接从巢中取出。Edineia指出,从鸟身上附着的植物残留看,很可能正处于筑巢期,因而几乎不可能在飞行中被捕捉。

捕鸟类在救助后被放归自然,并被观察至其成功飞离现场。

ICMBio于23日(星期二)上午在其办公地正式开具罚单。根据现行环境法规,擅自捕捉濒危动物可处以5000雷亚尔罚款;由于本案发生在保护区内,罚金被加倍至1万雷亚尔。

除行政处罚外,ICMBio表示,该行为亦构成环境犯罪,将移送巴西联邦检察院(Ministério Público Federal)进一步审理。

诺罗尼亚鸟类保护项目(Projeto Aves de Noronha)协调人Cecília Licarião对此案作出回应。她指出:“旅游业吸引世界各地游客前来,但必须清晰告知访客哪些行为在巴西是禁止的,即便在其他国家可能被视为常见。”

Cecília强调,处罚的意义不仅是惩戒,更应引导。“游客必须明白,这里有规则必须遵守。除了罚款,我认为他还应该对生态保护项目作出积极贡献。”


她还建议应在游客抵达前提供更清晰的信息,例如在前往费尔南多-迪诺罗尼亚航班上播放环境守则宣传视频。

据悉,这并非首次有外国游客在该保护区被处罚。就在今年6月,一名游客因在岛上“骚扰海龟”被ICMBio当场罚款。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图片_20250508145142.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