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鼠标手”正式列入中国新版职业病目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中国新闻 / 正文

微信图片_20250731202052.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鼠标手”正式列入中国新版职业病目录

转载 julia2025/08/07 19:14:30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中新社 作者: 19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中国新版《职业病分类和目录》8月起首次正式将腕管综合症(俗称“鼠标手”)纳入国家法定职业病目录,引发广泛关注。

  综合媒体7日报道称,“鼠标手”列入职业病目录,意味着相关患者可申请工伤认定,获得医疗保障和赔偿。这不仅提高了对职业健康的重视,也提醒各行业加强劳动保护措施。有分析认为,随着数字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病防治需与时俱进,为工作者提供更全面的健康保障。

  据统计,“鼠标手”这一“数字时代工伤”在中国视频终端工作者中的患病率高达12%至15%,是由于手腕部腕管内正中神经受压迫引发的疾病。腕管是一个骨性纤维管道,长期重复手腕动作或局部压力过大可导致腕管内压力增高,压迫正中神经,引起手腕疼痛或手指麻木等症状。

  典型症状包括大拇指、食指、中指及半个无名指的麻木感,严重时可能出现类似“放电”的感觉。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创伤骨科主任医师熊建表示,“鼠标手”症状定位明确,通常无颈部不适,且区别于颈椎病引起的放射性手臂不适。

  尽管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的办公族是“鼠标手”的高发群体,但其他职业和活动同样增加患病风险。例如,流水线工人、厨师、司机(方向盘操作)、乐手(频繁弹奏乐器)以及长期从事家务(如拖地、揉面)的人群也易受影响。女性因腕管天生较窄,加之孕期或更年期激素变化可能加重水肿,患病风险更高。

  近年来,中国持续推动职业健康保护行动,保护劳动者健康及其相关权益。新版的《职业病分类和目录》由原有的10大类132种职业病增加到12大类135种职业病,于今年8月1日起施行。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图片_20250508145142.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