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5月13日,巴西中央银行行长加布里埃尔·加利波罗与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北京签署一项规模达1570亿雷亚尔(约合300亿美元)的货币互换协议。这项为期五年的战略性安排,标志着金砖国家金融合作迈入新阶段,也为全球南南合作提供了创新范本。
协议核心机制解析
根据协议细则,双方央行将在必要时通过货币互换提供流动性支持。中国人民银行将接收雷亚尔,并以等值美元的金额记入其在巴西中央银行开设的专项存款账户中。该笔资金的动用将严格按照协议规定进行。
危机应对与战略布局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货币互换协议已成为新兴经济体抵御金融动荡的重要工具。此次协议签署正值全球货币政策剧烈调整期——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新兴市场资本外流压力剧增,2024年巴西雷亚尔对美元大幅贬值。协议生效后,巴西央行可直接动用人民币储备进行市场干预,避免消耗宝贵的美元外汇储备。
全球货币合作网络
截至目前,中国已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货币当局签署货币互换协议,这其中包括加拿大、智利、南非、日本、英国以及欧洲中央银行等货币当局。巴西中央银行与美联储也签署了类似的协议,称为“外国与国际货币当局回购工具”(FIMA)。该协议允许巴西央行通过回购操作获取美元,即以本国持有的美国国债作为抵押,从美联储获得美元资金,用于调节经济中的货币流动性。作为交换,巴西央行会收到等值的美国财政部债券作为对价。
熊猫债券市场新机遇
值得关注的是,巴西央行行长还将于5月15日当天在中国参加熊猫债券专题研讨会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