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扫一扫
智利《公民报》17日报道,观察站主任帕洛玛·德尔·维拉尔(Paloma Del Villar)表示,贫困儿童比例的上升并非由于贫困标准提高,而是因为开始采用更贴近实际生活成本的数据进行衡量。这不仅涉及改善食品营养质量,更关乎如何更准确地评估贫困状况。
据了解,此次调整是智利自2013年以来首次更新收入贫困标准,涉及多项测量方法修订,主要包括:参照2016至2017年度《第八版家庭预算调查》调整消费模式;引入“健康食品篮”标准,将超加工食品比例降低超过50%;更加准确地估算住房实际成本;调整家庭可支配收入的计算方式。
在最全面的测算情景下,智利成年人贫困率为19.7%,儿童贫困率则高达31.1%。部分弱势群体情况尤为严峻,移民儿童、单亲家庭儿童和农村地区儿童的贫困率在某些地区甚至超过40%。
此外,研究还揭示了明显的地区差异:阿劳卡尼亚大区(Araucanía)以43.5%的儿童贫困率位居全国首位;北部多个大区的贫困率则在30%至40%之间波动;首都大区(RM)贫困率接近30%;麦哲伦大区(Magallanes)和艾森大区(Aysén)贫困率虽为最低水平,但也呈现上升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2017至2022年间,儿童贫困率的实际改善程度低于官方估计,减贫工作的实际进展远比之前预期缓慢。按现行标准计算,贫困率下降了23.4%;而采用新方法后,降幅仅为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