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阅读:巴西手机犯罪报告:抢劫盗窃双降但隐患犹存 数字诈骗激增200万起创纪录
分享文章

微信扫一扫

参与评论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章 / 巴西头条 / 正文

+网站+顶部+红__2025-07-16+17_53_44.jpg


信息未审核或下架中,当前页面为预览效果,仅管理员可见

巴西手机犯罪报告:抢劫盗窃双降但隐患犹存 数字诈骗激增200万起创纪录

转载 julia2025/07/28 19:11:46 发布 IP属地:未知 来源: 作者: 265 阅读 0 评论 0 点赞

据巴西媒体报道,根据本周四发布的《巴西公共安全年鉴》(Anuário Brasileiro de Segurança Pública)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全国手机抢劫案件(roubo)与盗窃案件(furto)双双出现下降,但整体数字依然居高不下,其中年轻人仍是主要受害群体。

数据显示,2024年巴西共发生37.47万起手机抢劫案,与前一年相比有所下降。这类案件多发生于工作日,周一至周五每天平均占总数的15%,而周末案件数量明显减少。

在发生时间段上,18时至23时为高发期,占总数的41%,其中19时至20时为单小时高峰。此外,超过八成的抢劫发生在公共场所,其余则分布于金融机构、私人住所及公共交通工具上。

从受害人群体看,男性占比为59%年龄集中在20至29岁(28%),其次为30至39岁人群。

尽管抢劫案数量下降,但年鉴指出,财产类犯罪的重心正逐步从街头暴力向数字诈骗(estelionato)转移。2024年,巴西全国共记录超200万起诈骗案件,为2018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

专家分析指出,这一趋势与数字环境中诈骗手段的多样化银行服务日趋线上化密切相关。手机一旦落入不法分子之手,往往成为访问银行账户、操控社交媒体、实施诈骗的入口。

相比之下,手机盗窃案(furto)展现出不同的模式。数据显示,周六与周日案件增幅明显,分别占18%和16%。全年共记录47.61万起盗窃案,较2023年的51.41万起有所下降。

值得关注的是,部分州的民警部门已将骑摩托车或骑行作案的“飞车盗窃”重新归类为盗窃案而非抢劫案,这或是导致统计下降的原因之一。

在地点分布上,43.7%的盗窃案发生在公共场所,其次为商铺和金融机构(14.6%)、住宅(12.8%)和公交工具(11%)。剩余的18%归入“其他”类。

时间方面,盗窃案全天分布相对平均,18时至23时依然是最集中的时间段,占比29%。男女比例在盗窃案中差异不大,年龄分布较为均衡,20至29岁人群为最多,占23.9%,其次是30至39岁(22.4%)。

在所有被盗或被抢手机中,三星(Samsung)品牌占比37.5%,其次为苹果(Apple)24.3%摩托罗拉(Motorola)22.7%和小米(Xiaomi)12.2%

按每10万人口计算的案件发生率来看,手机抢劫最严重的州为亚马逊州(533.1起)、阿马帕州(Amapá,345.5起)和朗多尼亚州(Rondônia,340.2起);而盗窃案最多的地区是联邦区(Distrito Federal,477.3起)、阿马帕州(363.8起)和圣保罗州(331.3起)

年鉴还揭示了不同州在手机追缴效率上的巨大差异。例如,皮奥伊州(Piauí)平均每追回1部手机,对应被盗/被抢2.7部;而帕拉州(Pará)追回率最差,每追回1部,已有65.3部被盗或被抢

其它追回率较低的州还包括帕拉伊巴州(Paraíba,每31.9部追回1部)及巴伊亚州(Bahia,每30.4部追回1部)。需指出的是,上述州政府公布的仅为案件数,并未披露被盗手机的具体数量。

报告指出,尽管总体趋势显示抢盗案件有所回落,但手机作为数字资产的“安全门”,其被盗后引发的次生风险仍极高。专家呼吁加强技术防范、数据保护及跨州追踪合作,才能有效遏制这类犯罪对民众日常生活的深层影响。

已有0人点赞

微信图片_20250508145142.jpg

0条评论

 
承诺遵守文明发帖,国家相关法律法规 0/300

专题

查看更多